期刊信息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双月刊 2006年创刊)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主  编: 刘文清
主  任: 胡长进
编 辑:郭凤霞 徐宽业
地  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邮政编码: 230031
电  话: 0551-65591563
传  真: 0551-65591539
网 址: http://gk.hfcas.ac.cn
电子邮件: gk@aiofm.ac.cn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今日访问人数:

当前在线人数: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23年 18卷 3期
刊出日期 2023-05-28

光学遥感
环境光学监测技术
大气光学
大气光学
191 陈民旺, 裘桢炜, 洪津
基于散射矩阵的气溶胶识别与粒径分布反演研究
散射矩阵是描述介质散射特性的重要参数, 该参数对介质的理化特性敏感。为研究利用该参数对气溶胶进 行识别及理化特性获取的可行性, 设计并实验测量了聚α烯烃和氯化钠两种气溶胶样品的散射矩阵, 讨论了二者矩阵 元素的角度分布规律, 并基于Mie散射理论, 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利用测量结果对聚α烯烃气溶胶的粒径分布进行了 反演。结果表明通过矩阵元素的角度分布规律可以对两种气溶胶进行有效识别与区分, 结合相关散射模型与反演方 法还可以获得气溶胶的理化特性。该研究为气溶胶识别及其理化特性的获取提供了方法参考。
2023 Vol. 18 (3): 191-200 [摘要] ( 200 ) [HTML 1KB] [ PDF 7363KB] ( 150 )
201 唐超礼, 郝德卫, 魏圆圆, 戴聪明, 魏合理
南极臭氧柱总量的时空变化特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大气本底站监测数据验证了大气红外探测仪 (AIRS) 反演数据 (2003 年3 月―2021 年2 月), 在此基础上 基于AIRS数据分析了南极臭氧柱总量时空分布以及变化特性, 并进而利用线性回归、相关性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 结合平流层温度和海冰数据, 分析了南极臭氧柱总量变化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AIRS反演数据与大气本底站 监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均在0.945 以上, 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平稳性。南极臭氧柱总量的时间变化具有很强的周期性, 谷值与谷值交替约为12 个月。通过小波时-频结合分析发现, 南极臭氧柱总量明显存在时间尺度为2、4、6、8~10、13 年 的周期, 其中震荡最剧烈的第一主周期13 年又以10 年为周期变化, 第二主周期6 年又以4 年为周期变化, 2003―2021 年内第一主周期经历了2 次高-低变化期, 第二主周期经历了4 次高-低变化期。臭氧柱总量随季节变化明显, 春季是 南极臭氧柱总量最高的季节, 冬季、夏季、秋季依次次之。南极臭氧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较大, 总体来看纬度越高, 臭 氧柱总量越低, 并在85° S附近达到最低值。南极洲大部分区域平流层温度与臭氧柱总量呈显著正相关, 统计结果显 示当平流层温度小于189 K时会出现臭氧洞; 南极海冰范围与南极臭氧柱总量变化基本一致, 两者皆存在2、6~8、12 ~14 年的变化周期, 但海冰范围变化要早一个月。
2023 Vol. 18 (3): 201-213 [摘要] ( 190 ) [HTML 1KB] [ PDF 9059KB] ( 134 )
环境光学监测技术
214 张丽娟, 杨艺, 张建辉, 赵爱梅, 左辛利, 锡林哈斯, 额定敖其尔, 翁国庆, 毛慧琴, 陈辉, 陈琳涵, 赵少华, 王中挺, 刘诚, 张天舒, 陶明辉, 赖积保, 马鹏飞, 高吉喜
“五基”协同大气环境立体遥感监测系统应用研究(封面文章)
“五基”协同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体系, 是一种综合天基卫星、空基遥感、航空无人机、移动巡 护监测车和地面观测五种技术手段为一体的监测体系。“五基”协同大气环境立体遥感监测系统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其核心是运用协同联动机制和技术方法, 构建数据协同融合的核心算法模型, 以期弥补常规遥感手段在监测时 效、精度、周期等方面的短板。以棋盘井工业园区为示范区域, 重点介绍了“五基”协同监测体系中五种不同技术手段 的组成架构, 展示了多技术手段协同监测以及应用分析成效, 并讨论了该协同监测体系在解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关 键技术问题上的效果。通过“五基”协同联动、多源数据融合, 获得了本地污染排放特征及区域污染物传输的定量化贡 献, 实现精准溯源及执法, 最终形成针对性的大气污染全面治理方案建议, 有效支撑了当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023 Vol. 18 (3): 214-226 [摘要] ( 367 ) [HTML 1KB] [ PDF 14945KB] ( 159 )
227 王莉君, 周玉, 万丽娟, 程亮亮
基于贝叶斯的大数据模型在大气污染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高斯贝叶斯分类算法的复杂系统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并利用大数据方法建立了不同 PM2.5范围的分类模型, 结合马氏距离开展了影响因素的关键性分析。以合肥市2013―2018 年间的天气与空气质量数 据为基础, 筛选了PM10、SO2、NO2、CO、O3等8 个大气污染的关键影响因素, 采用散点矩阵对PM2.5与这些影响因素的相 关性进行了分析。利用高斯贝叶斯分类器建立了基于8 个主要参量的PM2.5大气污染分析模型, 研究发现, PM2.5与CO 浓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对NO2具有选择性, 与O3具有负相关性, 而CO与SO2对PM2.5的产生存在某种竞争机制。
2023 Vol. 18 (3): 227-234 [摘要] ( 256 ) [HTML 1KB] [ PDF 3388KB] ( 122 )
光学遥感
235 张权, 李新, 韦玮, 刘恩超, 张艳娜, 黄雄豪, 陈胜利, 康祝海, 郑小兵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BRDF测量系统设计
鉴于目前场地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的非便携性和低效性, 开展了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场地双向反射分布 函数测量系统的研制。该系统主要由多旋翼无人机和可见-短波红外光谱仪组成, 其中光谱仪的观测镜头由高精度无 人机云台控制。光谱仪采用两个波段探测单元, 整体光谱覆盖范围为400~1700 nm, 两个探测单元均以平场凹面光 栅分光、线阵探测器探测信号, 两个探测单元的光谱分辨率分别优于3 nm和12 nm。为验证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场地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系统的综合性能, 利用该测量系统对敦煌辐射校正场进行了地表方向特性测量。试验结果表 明, 该便携式测量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场地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测量效率, 为场地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的未来发展 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3 Vol. 18 (3): 235-244 [摘要] ( 178 ) [HTML 1KB] [ PDF 6244KB] ( 150 )
245 曹媛, 宫明艳, 沈非, 麻金继, 杨光, 林锡文,
中国区域PM2.5浓度估算以及影响因素解析
基于2018 年中国逐日PM2.5数据, 选用随机森林方法构建了高精度PM2.5浓度估算模型, 并在季节和区域尺度 上验证了其时空适用性, 进一步利用特征重要性方法系统阐释了各影响因子对PM2.5浓度变化的重要程度, 最后利用 偏依赖技术探究了不同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PM2.5浓度变化产生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 (1) 相比于多元线性回归 与极端梯度提升树模型, 利用多源数据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精度最高, 可准确模拟出PM2.5的浓度, 且在季节和区域 尺度上也有良好的适用性; (2) PM2.5浓度估算模型的特征重要性排序分析发现, 对2018 年全国日均PM2.5浓度影响显 著的因子主要是时空、大气边界层高度等全局性因素, 表明大气污染防治应把握PM2.5传输机制, 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3) 偏依赖交互效应研究发现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年积日、纬度、温度和大气边界层高度的组合对PM2.5浓度变化会产 生显著影响, 说明提升空气质量要从多因子协同治理的角度出发。
2023 Vol. 18 (3): 245-257 [摘要] ( 214 ) [HTML 1KB] [ PDF 4522KB] ( 143 )
258 符淼
利用近邻因子提高二氧化氮遥感反演浓度的精度—基于随机森林算法
NO2是损害健康和破坏生态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本文基于NASA提供的Aura OMI遥感反演NO2浓度, 利用 采样点8 km内的经济、人口、路网和坡度数据, 以及气象、植被和高程的点值数据, 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地理加权回归 (GWR) 和多尺度GWR方法提高NO2浓度的预测精度。NASA原浓度R2为0.48, 以上三种模型把交叉验证R2分别提高 到0.74、0.71 和0.70, 其中随机森林算法的精度最高, 该算法的均方根误差 (RMSE) 和平均绝对误差 (MAE) 分别只有 6.4 μg/m3和4.98 μg/m3, 且其速度远快于多尺度GWR, 预测精度也高于大部分现有的同等范围研究。在浓度修正方 面, 局部化经济人口路网因子对预测精度提高的贡献至少为11.24%。此外,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还给出全国县级城市 NO2浓度估计值的分布图。
2023 Vol. 18 (3): 258-268 [摘要] ( 164 ) [HTML 1KB] [ PDF 10426KB] ( 103 )
269 曹亚楠, 袁野, 郑小艺, 高金兰
基于卫星观测安徽淮北地区水汽分布特征研究
为合理评估水汽资源, 利用大气红外探测仪 (AIRS) 和先进微波探测器 (AMSU) 联合反演的2006―2015 年 AIRS L2 标准反演产品AIRX2RET V006, 研究了安徽淮北地区水汽分布和变化特征, 重点分析了该地区整层大气可 降水量和若干层累积水汽月均值、季均值的年际变化, 以及水汽和温度的关系。研究发现: 从2006 年到2015 年这10 年间, 淮北地区月平均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1000~850、850~500 和500~100 hPa 层累积水汽和 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四季分布一致, 呈现夏季 > 秋季 > 春季 > 冬季。四季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三层累积水汽年际变化 也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表现为夏季逐年变化相对较大, 呈线性减小趋势; 秋季次之, 除500~100 hPa 层外, 在2006 至2011年期间呈现逐年线性增大趋势; 春、冬两季年际变化相对较小, 且无明显的线性关系。
2023 Vol. 18 (3): 269-278 [摘要] ( 207 ) [HTML 1KB] [ PDF 7105KB] ( 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