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 2025, Vol. 20 ›› Issue (1): 34-46.doi: 10.3969/j.issn.1673-6141.2025.01.003
苏继锋 1*, 王海龙 1, 刘勇 1, 李帅 1, 康汉青 2
SU Jifeng 1*, WANG Hailong 1, LIU Yong 1, LI Shuai 1, KANG Hanqing 2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数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 (NCEP) 再分析数据、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数据及其二 次开发产品数据, 分析了2021 年7 月19 日芜湖地区一次阵风锋及其触发的强雷暴所带来的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天气过 程。研究结果表明: (1) 阵风锋附近径向速度场显示辐合特征明显, 阵风锋在移动过程中遇到有利的环境场能够触发 新的雷暴单体形成。(2) 风廓线数据产品较好地反映了阵风锋过境前后垂直方向大气运动情况: 锋前阶段, 大气同时 存在弱的上升和下沉运动; 锋面初期, 雷暴母体的下沉冷空气导致大气以下沉运动为主, 风场切变层的最低高度有一 个先下降再升高且切变层厚度变薄的趋势; 锋面过境和锋后阶段, 上升、下沉运动二者并存。(3) 信噪比 (SNR) 能够 直观地反映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降水的开始、结束以及雨强的变化特征。受降水粒子和湍流影响, 对流性降水的SNR在 降水开始前10 min 就明显增大; 降水开始后, 对流性降水比稳定性降水的SNR要大, 一般维持在50~65 db, 雨强极 大值时SNR在55~70 db。(4) 利用风廓线数据二次开发计算的螺旋度 (SRH) 峰值出现时间比雨强极大值出现时间提 前1~2 h, 可以作为预报强降水发生时间的一个参考因素。
中图分类号: